MES系統在互聯網時代的發展发表时间:2020-11-18 16:56 過去十年是工業互聯網孕育的十年,是理論發展和實踐摸索的十年。技術和應用系統供應商不斷的融合創新,致力于提供更集成、更智能的系統,打通企業運營和生産管理各環節。企業自身也在不斷利用新的技術和應用,打通內部管理和系統壁壘,實現靈活生産,滿足需求變化。對于制造企業而言,應對市場變化,滿足客戶個性化需求,*終必須能夠快速實時地響應和調整生産過程,因此作爲管理和控制一線生産的MES至關重要。而更重要的是,MES要能夠與管理系統無縫銜接,實現從需求到生産到交付的閉環。 MES作为制造企业生产前线解決方案,过去数年来发展迅速,既形成了如较通用的离散业MES方案,也有极富行业特色的如冶金、制药方案。通过MES实现产品和组件生产数据收集与跟踪、作业人员管理、生产状态实时监控与质量控制,从而加强ERP计划的执行能力,让生产指令在车间现场有效执行,并实现低成本、可视化管理,业已成为制造企业应对市场的不二选择。从企业实际应用MES来看,很多制造企业先后在ERP、CRM、SCM等企业管理系统上投入很多,并着力实现了面向流程的系统集成。 而在MES及PLM上,卻往往采取不同的路線,*終系統間往往無法實現真正互聯互通,無法解決真正從客戶需求到生産的完美路由。尤其在制造執行與運營管理方面,一方面缺乏對各環節的實時、透明的管理和洞察,另一方面缺乏實時的變化響應機制,從而無法真正實現産品和組件從需求到設計、從設計到制造、從制造到交付的順暢通路。 從MES産品發展來看,既有自動化控制系統向上延伸而來,也有企業管理系統向下拓展制造信息集成再到執行控制。而無論如何,MES與ERP等管理系統産品融合集成已經成爲事實。然而,傳統的ERP強調集中化和業務流程標准化,MES則更強調現場的靈活執行,其真正意義的融合需要兩方面的改造而非簡單集成。 融合基礎首先是數據源尤其是産品數據和制造數據的分布和協調一致,同時要求ERP制造管理功能的分布化,將更多的靈活性和決策權下放到前線的MES系統,再通過BPM等實現流程集成和實時BI等管理目標。另外,供應鏈早已形成龐大的供應網絡,在汽車、高速列車、飛機等領域更是如此,供應網絡或制造網絡上的變更管理尤爲重要,如何將變更及時反映到分布的MES並實時響應,這從另一個層面對MES和管理系統融合提出要求。而過去十年MES快速發展期間,不斷湧現和實施了衆多各具特色的獨立MES産品,形成了很多制造執行的孤島,這對管理系統集成和制造網絡協同也將是一大挑戰。 从未来的需求来看,尤其是在B2P的商业模式下,制造企业必须能够快速处理大量的单件制造及特别制造的方式,同时全球化驱动的分散性协同制造成为主流,导致了传统设计、计划到生产模式的失灵,严谨的ERP流程带来的是时效性和灵活性的折扣。一种新的方式是设计、计划和生产紧密协作、并行执行,基于同样的需求、物料、产能等数据,PLM设计结束之前,柔性生产计划即可快速下达,MES实例实时开始生产执行,同时实现良好的反馈机制。这种柔性协同也对系统间设计BOM、生产BOM、数据、模型等一致性和灵活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利用大数据分析及模拟的技术, 进行设计BOM和生产BOM的快速转换, 对生产流程及物料准备进行模拟预测, 甚至对供应网络做“压力测试”,则是工业互联网时代MES依托于大数据和M2M实现创新发展的关键一步。 工業互聯網時代的MES,或许将重新定义,在协同制造方面超越目前内部个人和组织范畴,而扩展至与供应商和客户的连接,在制造智能方面将不限于收集、分析与展现,而将进一步实现现场实时分析、协同智能决策,及时调整制造执行过程。制造执行(Manufacturing Execution)系统将蜕变为**制造(Manufacturing Excellence)系统。后面的十年,必将是工业互联网实践和快速发展的十年,随着SMAC和M2M技术的发展,提升和拓展MES,应对新的客户需求和市场竞争,对制造企业将至关重要 |